当前位置:行业资讯 >> 行业新闻 >>
高清惹的祸 家庭监控面临大数据烦恼
  2013-07  
字号:


这两天行业媒体关注"大数据"问题。在IT领域,大数据存储更偏向于商用大规模存储系统。但凡事并非绝对,如今面向消费领域的家庭监控存储也面临大数据烦恼,究其原因,还不是因为"高清"惹的祸。
如果有人质疑家庭监控的图像质量,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。虽然市场上主流图像还停留在D1,但并不代表着消费者对高清画质失去追求动力。特别是那些在造型上就别具匠心的监控摄像机,不要小看他们的实力,家庭监控如何解决大数据烦恼。

寻求大数据根源-高清图像

之所以会出现庞大的视频数据信息,不外乎两个原因,一个是视频压缩编码,另一个就是无法避免的高清图像。首先从高清图像说起,目前适用于家庭监控的高清画质为720P,720P格式视频基本达到了百万像素的级别。从理论上来说,依照上述标准的高清存储30天所需要的空间为:码流(单位kb/s比特率/8)*3600(单位换算:秒)*24(天)*30(月)/0.9(磁盘格式化的损失10%空间)。

依照上述公式,720P视频比特率理论值为2M,统一单位换算后不难算出,一路720P高清监控摄像机1个月不间断存储数据约为0.69TB,700GB左右。按照正常的硬盘存储空间来看,恐怕单路720P的PC机主机监控系统,难以满足多路家庭高清监控摄像机存储需求。

那么大数据如何变小,能否找到解决的办法呢?网络高清监控的最佳方式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视频压缩格式。按目前监控压缩技术来看,H.264highprofile是相对高效的压缩方式,既保证了画质质量,也减少了网络传输带宽的压力。

H.264视频编解码标准

以笔者测试的一款720P家庭监控摄像机为例,在限定时间内,看看它能够产生多少数据信息。经近半个小时的测试发现,这段720P画质的监控摄像机所生成的视频约130M,那么套用上述公式,实测结果差别有多大。

一个月不间断联系拍摄,所需要的存储容量为130M*2*24*30=187200M,约183GB。显然这一数字也就是理论值的1/4,合理的视频压缩解码对视频存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。特别是在应对大数据存储时,数据量越大,在保证图像质量不受损的前提下,可节省的空间就越多。

视频录制开始和结束时间:约30分钟

此外,也有人会质疑视频压缩过大,会影响图像画质。针对这一点质疑,H.264最大优势化解了消费者的疑虑。与其它现有的视频编码标准相比,在相同的带宽下提供更加优秀的图象质量。这样一来,实现家庭高清监控的三大要点就是H.264、低带宽及减少大数据的存储空间。

如此来看,高清监控的确给存储带来不少麻烦,更为重要的是高画质提供了更为便利的监控效果。关于高清大数据困扰,相信未来更高标准编解码器能处理得更好。





TOP
主办单位:上海安全防范报警协会
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& alarm association
地址:上海市普陀区云岭东路235号3号楼404室   电话:021-54732822   传真:021-54732822
协会标准咨询邮箱:sdaasc2015@126.com 协会工程咨询邮箱:sdaapc2015@126.com 协会申诉咨询邮箱:shanfang2701@126.com
ICP备案号: 沪ICP备14004542号-2

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934号


技术支持 : 爱建网
建议使用最新版浏览器,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。